东盟经济共同体对地区经济合作的影响和建议
2015-12-08 17:38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周边战略中心主任周方银

  一、当前地区经济合作的态势

  2015年是亚太及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一个关键时间节点,这一年,除了东盟要建成经济共同体之外,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也将取得重要的阶段性进展,TPP和RCEP的方向和内容将进一步清晰化。此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将正式成立,其治理结构、运行机制和相关规则将逐渐明晰。这些都是会在未来对地区经济合作产生重要影响的大事。

  2011年11月,东盟领导人会议启动RCEP。RCEP的启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东南亚国家在变动的地区环境下,努力维护自身在地区合作中中心地位的产物,其目标是在东盟成员与其自贸区伙伴之间,达成一个现代、全面、高质量的经济伙伴协议。对中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来说,RCEP也可以起到在一定程度上缓冲TPP压力的作用。同时,RCEP的进展直接与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地位相联系,因此对东盟来说,确保RCEP的进展不明显滞后于TPP十分重要。

  TPP和RCEP将是在亚洲具有长期重要性的两个自贸区安排。前者是一个中国事实上被排斥在外的自贸区协定,后者则是一个美国未参与其中的自贸区安排。未来一个时期,亚太经济合作将呈现TPP与RCEP同时并存的局面。由于两者基于不同的经济基础,拥有不同的成员,出于不同的战略目的与利益考虑,并实行不同的具有实质性差异的贸易规则,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它们将无法实现有效的融合。TPP和RCEP一旦完成签署,将分别沿着自身的路径发展演化,在一定程度上在地区经济合作中形成相持不下的局面,这将使本地区今后存在两个重要的合作框架,客观上会在地区经济合作中形成一定程度的割裂局面。TPP和RCEP未来的演化路径,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取决于东盟,更取决于中美关系的演变过程。

  二、东盟经济共同体对地区经济合作态势的影响

  东盟共同体包括东盟政治与安全共同体、东盟经济共同体、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三大部分。按计划,东盟共同体将于2015 年12 月31 日建成,其中重点是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目标是把东盟建设成为一个商品、服务、投资、技术工人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地区。建成后的东盟经济共同体将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单一市场和生产基地;二是经济上有竞争力的地区;三是经济平衡发展的地区;四是完全融入全球经济的地区。从现实上说,东盟经济共同体已经成为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目标和手段。

  东盟经济共同体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升级。与东盟早期的经济合作相比,经济共同体时期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更加立体和全面、内容更加务实具体,国家间互动的层次、涉及的部门、行业和领域更加多元。

  未来很长时期,TPP与RCEP将在亚太地区同时共存,此外,这个地区还存在中国倡议的亚太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以及其他各种双边自贸协定的谈判。这些自贸区倡议和实践对东盟会形成一定的外部压力。为了增强东盟的话语权、降低贸易投资转移的风险、避免在地区经济合作中被边缘化,东盟客观上需要加快自身的一体化建设,充分利用自身的集体优势,以建立和保持东盟在东亚一体化中的中心地位。

  自2000年以来,东盟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中享有较长时期的某种中心地位。这集中体现在“东盟+1”、“东盟+3”、“东盟+6”等合作机制上。东盟的中心地位甚至比较直接地体现在这些合作机制的名称上。但这一点在TPP、RCEP、亚太自贸区等名称上已不再体现。对东盟来说,要继续维持其在地区经济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它虽然有国家数量上的优势,但并无经济体量上的优势。为此,东盟更需表现出自身在推动地区经济合作中的行动能力和行事效率。

  从国家间关系的角度,东盟的中心地位,建立在两个方面的基础之上,一是东盟所具有的区位优势。东盟的地缘位置,使得其他国家抛开东盟,在亚太地区建立具有较大包容性的地区经济合作安排不太现实;二是大国之间的相互竞争。曾经一个时期,大国竞争为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实行“大国平衡”政策,东盟获取了远超其真实实力的对地区事务的影响力。

  现在,东盟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TPP的推进。TPP是一个不以东盟为中心,而是以美国为中心的高水平自贸区安排。TPP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由美国主导,而且由于东盟的一部分成员在TPP内,一部分成员不被包括在TPP之内,TPP的深入发展,将对东盟的经济凝聚力形成很大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东盟亟需加大内部经济整合的力度,避免内部成员在经济合作安排中形成很大落差,加大在经济领域的凝聚力,以抵御TPP等地区经济合作安排对其产生的离心作用,避免其他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使东盟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边缘化。可以说,当前东盟采取积极有效行动的外部压力明显增大了。如果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进展缓慢、成果有限,东盟国家在经济领域在很大程度上自行其是,在对外经济合作方面存在明显政策差异,那么,东盟在地区经济合作中的中心作用显然无法得到保障。

  从这个意义上,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的进展,对地区经济合作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这种积极作用能发挥到何种程度,与东盟成员国愿意付出多大的努力、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效率有多高,有很大的关系。

  三、政策建议

  当前,东盟在地区合作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凝聚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东盟成员国内部存在很大异质性的结果,同时也与其他大国在本地区发挥的影响有关。二是大国博弈,使东盟产生一定的离心倾向,某些国家面临较大的在大国之间选边站队的压力。大国竞争的某种加剧,使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在实践中缺乏方向感,有些难以为继,并越来越难以带来实质性利益。

  针对当前地区经济合作的现实,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利用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的契机,推动东盟成员国在经济上的共同发展,加强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东盟的身份认同,妥善处理成员国之间的异质性问题,强化内部团结。

  (2)与真正有意愿推动地区合作、愿意维护东盟在地区合作中中心地位的关键国家开展更深入有效的合作,而不只是从短期角度出发、以高度机会主义的方式利用其它大国。在域内外大国、一些中等强国纷纷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合作进程的背景下,东盟的中心作用不可避免地被稀释,在此情况下,寻找可靠的合作者,对于维护东盟的中心地位,就变得更加重要。

  (3)制定东盟经济共同体2015年之后的议程,为一些不能按期实现的目标提供补充方案,从长期保持前进的动力。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更多的是过程导向而非结果导向,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很大程度上只是东盟高度经济一体化的起点。某种意义上,宣布东盟经济共同体建成相对容易,而真正有效地发挥好这一经济共同体的潜能,则并不那么简单,需要有持续的推动。

  (4)在大国博弈有所加剧的背景下,从自身利益出发,稳住自身的基本立场,避免陷入难以退出的纷争。同时在大国之间做一定的促和工作,避免地区经济合作的政治、安全环境被较大幅度的破坏。东盟部分国家对中国有一定的担忧和疑虑,与此同时,东盟对美国的某些行为也需要有所约束,以免东南亚地区成为某些安全矛盾的焦点,并造成经济合作的停滞不前。

  (5)充分利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所提供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往自贸区的方向发展,而是针对地区经济合作中的很多现实问题,特别是地区发展中具有瓶颈性质的问题,如港口、航空、铁路、电力、通信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这对于未来进一步加强东盟成员国内部的经济贸易联系、深化产业链分工,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当前,对东盟来说是一个乘势而上的机会,但如果不积极抓住地区经济关系演变中的机会,东盟也有被一定程度边缘化的风险。这需要东盟国家从长期出发,做出明智的政策选择,并加以有效的贯彻。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