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快报|2023年中国与东盟、RCEP成员国及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情况
2024-01-12 18:17

1月12日,海关总署副署长、新闻发言人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2023年全年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积极评价了中国与东盟、RCEP成员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情况。

与东盟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以来,中国与东盟经济融合持续加深,经贸合作日益加快。2023年,中国与东盟贸易继续保持增长。

一是双方互为最大贸易伙伴。2013年以来,中国与东盟贸易年均增速8.8%,高出同期中国整体年均增速3.8个百分点。2023年,双边贸易继续增长,规模达6.41万亿元,东盟连续4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也连续多年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是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联。中国与东盟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深化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2023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中间品4.13万亿元,东盟连续多年保持中国中间品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在绿色能源、消费电子等产业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对东盟出口的锂电池、太阳能电池,进口音视频设备零件均高速增长。同时,东盟是中国农产品和能源产品的重要进口来源,中国棕榈油进口几乎全部来自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分别是中国煤炭、锡矿砂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三是陆路边境通道客货两旺。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陆路边境口岸客流物流有序恢复,边境贸易大幅增长。广西东兴、云南河口口岸日均进出境人员数量超过一万人次。2023年4月,中老铁路客运业务正式开通,方便了沿线人员往来,截至年底,海关累计监管经中老铁路进出境人员11.42万人次。

与RCEP其他成员国

RCEP实施两年来,区域贸易成本大幅降低,产业链供应链联系更加紧密,各成员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2023年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12.6万亿元,较协定生效前的2021年增长5.3%。RCEP持续为成员和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和实惠。

一是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深入推进。2023年,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6.41万亿元,占比较2021年提升1.1个百分点至27%。其中,装备制造业出口规模扩大32.8%,占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比重提升6.5个百分点。锂电池、汽车零配件、平板显示模组都保持大幅增长。同期,中国自RCEP其他成员国进口6.19万亿元,占进口总值的34.4%。其中,能源产品进口量较2021年增加了31.2%,占中国能源产品进口量比重提升2.5个百分点至32.4%。

二是企业实际享惠效果持续释放。RCEP叠加中国和其他成员已生效的双边自贸协定,为企业更好享惠创造了良好条件。2023年,RCEP项下享惠进口905.2亿元,减让税款23.6亿元,主要的享惠进口商品为塑料及其制品、机械器具及其零件、有机化学品等;享惠出口2700.7亿元,可享受成员国关税减让40.5亿元,主要签证出口商品有无机化学品、服装及衣着附件、塑料及其制品等。全国有723家经核准出口商自主出具RCEP原产地声明1.2万份,货值101.8亿元。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海关总署发布的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指数由2013年的100上升到2022年的165.4,充分展示了十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取得的成就。2023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继续增长,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一是贸易往来更加密切。2023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达19.47万亿元,增长2.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46.6%,规模和占比均为倡议提出以来的最高水平。

二是货物通关更加顺畅。2023年,中欧班列开行1.7万列,发送货物19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和18%;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86万标箱,增长14%;海关监管验放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421.8万吨,增长94.9%,中老铁路这一条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物流“黄金大通道”效应日益显现。中老铁路直通水果冷链专列开通后,水果进口更加顺畅、便捷,从泰国到中国昆明,一柜到底、全程冷链,运输时长由原来的5-7天缩短到3天。

三是互利共赢更加深入。通过贸易合作,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中国自共建国家进口水果、乳品,出口服装、鞋帽,同时积极助力共建国家的制造业和基建领域发展,2023年以对外承包工程方式,对共建国家出口861亿元,增长近3成。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网站)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